为进一步拓宽师生科研视野,助力青年学者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新能源技术路径与工程实践的发展趋势,10月10日下午,西交利物浦大学集萃学院执行院长、智能工程学院教授文辉清应邀到访,在和木楼A204作题为《“双碳”背景下高效功率变换及系统集成》的专题学术报告。学院党委书记王洁松、副院长(主持工作)郑志锋及师生代表共同参会。
报告开篇,文辉清教授以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切入点,系统剖析了目前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背后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在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新能源技术路径仍需持续探索突破,而功率器件是支撑新能源变革的核心基础元件,其性能升级与创新至关重要;同时,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正重塑传统能源系统架构,多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未来能源科技研究的重要方向。

随后,文辉清教授系统梳理了课题组近年来在光伏发电与电网友好性、电力变换器拓扑与控制研究、智能化研究、系统安全与器件可靠性等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他指出,在光伏发电与电网友好性方面,团队构建了柔性功率控制策略,实现光伏系统对电网的友好适配,并进一步提出高效集成的光伏储能逆变器架构,大幅提升系统整体能量利用效率。在智能化方向,团队自主研发了具有优化调控与故障诊断功能的智能光伏优化器,并基于该平台构建了一套智能故障识别技术体系,使光伏系统具备更高的自适应能力与运行可靠性。
整场报告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能源结构深度变革的时代需求,不仅聚焦新能源发电、储能与功率变换技术的前沿进展,更深入探讨了未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报告中,文教授结合自身科研与产业实践经验,分享了对“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思考,鼓励在场师生立足国家需求,积极投身能源科技前沿研究,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互动环节中,现场师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与学习困惑踊跃提问,文辉清教授耐心倾听、细致解答,针对技术瓶颈突破、科研方向选择等问题给出专业建议,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浓厚。此次学术报告内容翔实、视野开阔前瞻,不仅为师生搭建了与行业专家深度交流的平台,更有效拓宽了科研思路,激发了大家对新能源技术、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的研究兴趣。
(能源学院 何孜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