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社会与人类学院师生党支部与漳州市官畲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联学活动。学院党委书记王晓丽、相关师生代表,官畲村党支部书记蓝庚远等参加活动。

活动中,蓝达居介绍了学院与官畲村党建共建及课程实践合作项目的概况;蓝庚远在致辞中介绍官畲村的村情概貌和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肯定和感谢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师生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提供智力支撑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陈夷代表学院对官畲村作为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实习实践基地表示衷心感谢,要求学院师生要继续发挥高校理论阐释优势,在田野实践的同时向村民宣传和解读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助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共同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联学环节,张群以专业视角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解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源起和重大意义。
蓝达居、本科生党支部党员杨雨作为师生党员代表分享学习体会,表示作为人类学、民族学专业的高校师生党员,要深刻领会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带领师生群众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人类学、民族学专业优势,更加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努力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宣传推广转化中展现高校担当。
曾超卓、吴汉霖、蔺雨欣、林满春4名学生代表汇报田野实践进展,分享田野感悟,他们表示田野实践课程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专业的认识,更加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感谢当地村民给予的关爱与支持。
王晓丽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感谢官畲村对学院田野实践工作长期以来的支持,同时向在座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人类学、民族学学科优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二是要珍惜走出校园的机会,学会“自找苦吃”,并在田野实践的同时密切联系村民,多思考自己能为村民做什么,能为乡村做什么;三是要进一步深化校地党建共建合作,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共促共赢。
活动期间,王晓丽一行实地调研了田野实践学生的住宿生活情况及遇到的困难。
(社会与人类学院 文/刘美君 图/尹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