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科学的力量】“考古”“手艺”+AI医生 光影重生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 来源:电影学院

在厦门大学——爱奇艺电影修复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中,一支会“变魔术”的电影修复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做最后调试。在成功修复《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兵张嘎》《东方红》《李双双》等多部经典影片并获高度评价的基础之上,11月15日,又一部修复影片《黑骏马》将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重返荧屏、重获新生。

影片《黑骏马》宣传海报

由厦门大学井迎瑞教授和张艾弓副教授领衔的实验室,作为国内首个影视修复“产学研用”创新平台,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魔术时刻”。传统修复手艺和AI修复技术的深度融合,让电影拷贝里的故事穿越时光隧道,在荧幕上再次鲜活跳动。

救废为宝,搭建旧胶片的新家

“电影保存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工程。”厦大和电影的结缘,实验室和旧胶片的碰撞,来源于中国台湾地区著名电影教育家、电影保存与修复专家井教授的满腔热忱和矻矻以求。

2010年,作为资深电影档案工作者的井教授凭借本能的职业敏感,在云南丽江“抢救”了1000多箱上世纪的电影拷贝,它们散落在私人的收藏室、破败的影院,甚至是废弃的垃圾堆里。因运往台湾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井教授毅然选择将500多部拷贝捐给厦大,使得原本无人在意的“垃圾”在翔安校区德旺图书馆八楼“安家”,历史档案和文化遗产的珍贵底色得以被擦亮。

厦门大学电影博物馆馆藏电影胶片器材

口口相传电影故事、“手把手”传授实操“手艺”、鞭辟入里讲解修复理论……厦大师生接过电影“考古”的接力棒,延续老电影的生命,传承“擦肩而过的历史浪漫”。2014年,学校成立了国内首座兼具展陈、保护、修复等多重功能的音像文献中心和电影博物馆,为旧胶片搭建起真正意义上遮蔽风雨的“雅舍”,并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两岸合作等方面孜孜不倦,硕果累累,成为我国影视修复领域的重要标杆与创新高地。

四步诊疗,唤醒老电影的再现

电影修复就像给耄耋老人做体检,首先得摸清电影拷贝的“身体状况”。如果把修复师比作妙手回春的“外科医生”,那AI技术就是最得力的“诊疗仪器”,强强联手开展“四步诊疗”,才能更好实现“全面体检”。

修复师戴着白手套,用软毛刷蘸去离子水,精心为胶片进行霉斑清洁和“术前消毒”。35毫米的胶片比书页还薄,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碎裂。

接着,老胶片被固定在精密扫描仪上,以4K分辨率逐帧“拍照”“扫描”——一部90分钟的电影有12万帧画面,完成数字化扫描需要3天。AI算法会帮助识别胶片的物理损伤,在数字文件上标注出“划痕位置”“变形程度”,甚至预判播放卡顿点。

影片《香魂女》胶片原始扫描画面-AI初步修复画面-人工逐帧精修画面-艺术修复画面

修复是最关键的“手术环节”。在经历“全面体检”后,原本生命力微弱的胶片就变成一帧一帧的可视化画面。例如在修复片《小兵张嘎》中,人工擦除划痕污垢和AI填补像素“伤口”的联手,不仅让“手术”的效率和精准度大大提升,更让绿意中透着水汽的芦苇荡、嘎子嘴角的细小绒毛变得栩栩如生。

让胶片真正“活起来”还有关键一步“色彩校正”。在确认胶片特性和背景颜色之后,还需要通过“文化考古”结合年代信息和历史背景做出综合判断,颜色的修复被赋予了历史和光影精准结合的意义。

致敬历史,助力真经典的“永生”

2021年,在爱奇艺的支持下,实验室正式成立。厦大的学术与人才优势,嵌入爱奇艺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影像领域的领先能力,涵盖影像采集、AI算法、色彩校正、声音优化的完整修复体系逐渐形成,并确立了国内领先的技术标准。

“考古”+“手艺”“历史”+“技术”的修复理念,在“还原历史妆容”的光影修复术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论是《东方红》里红旗、藏袍和军装颜色的斟酌,还是《穆桂英挂帅》里铠甲甲片数量的分辨,还是《小兵张嘎》里步枪声音的还原,还是《香魂女》里演员眼角细纹的重现……这些历史质感的翻新和人文温度的重现,都离不开AI赋能下修复方法的迭代,更离不开实验室团队扎根历史田野的实践、调研和考古。

光影重生不是卷土重来、另起炉灶,而是还原历史、修旧如旧。2023年4月,由实验室精修的影片《香魂女》作为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经典修复单元”唯一的内地作品代表,连续展映三场,广受好评。谢飞导演亲自指导艺术修复、出席首场放映并与观众对谈:“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是运用这些技术和手段,还是要表现我们人类的东西。”

厦门大学音像文献中心和电影博物馆一隅

当技术邂逅人文,当AI读懂历史,借学校“侨、台、特、海”区位优势,缘两岸电影文化遗产保护人井教授“搭桥”,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那些差点被时光磨碎和遗忘的经典,正在这群年轻人的手中,重新成为点亮过去也照亮未来的星星之火。

【团队名片】

厦门大学—爱奇艺电影修复联合实验室成立于2021年,形成了涵盖影像采集、算法优化、色彩校正、声音修复的全流程体系,推动国产经典影片在高品质数字化重制中实现新生。自2023年7月起,实验室启动剧本大模型项目,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研发影视剧本自动筛选与评估工具,为剧本创作、投资决策与内容生产提供智能支持。已成功修复《一江春水向东流》《香魂女》《刘巧儿》《天仙配》《朝阳沟》等多部经典影片。

(文/宣传部 郭瀛霞 图/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厦门大学—爱奇艺电影修复联合实验室)


【往期文章】

1、飞机也能做“B超”,这项“无创体检”技术超精准: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3/497092.htm

2、“微米级”较真,打造血糖监测“黑科技”: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3/497712.htm

3、给船舶装上“智能管家” ——走进海嘉船舶综合信息系统: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3/498912.htm

4、【科学的力量】医检界的“福尔摩斯” 一管揪出致病“真凶”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3/499842.htm

5、【科学的力量】从城市废料到“绿色宝藏”:矿产资源回收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3/500572.htm

6、【科学的力量】手机一拍榴莲“报数”,厦大马校团队AI打造“火眼金睛”!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3/501352.htm

7、【科学的力量】轻小卫星,巡天瞰海的“太空慧眼”

https://news.xmu.edu.cn/info/1003/507062.htm


【责任编辑:叶恒】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